鸡肋东亚杯?恒大足校终于捅破窗户纸:首位正式男足国脚新鲜出炉

上周东亚杯最后三十分钟,恒大足校十三年的等待终于落地。

面对中国香港队的第69分钟,廖锦涛替补登场,成了恒大足校首位披上成年男足国家队战袍的球员。

这层捅破的窗户纸,给死气沉沉的中国足球青训撕开了一道真实的口子。

东亚杯第三名听着像块遮羞布。

可偏偏是这种“鸡肋”赛事,让恒大足校的里程碑没被闪光灯埋没。

想想挺讽刺,动辄几十亿的足球投入,顶级俱乐部十年磨一剑才出一个国脚。

隔壁日本校园足球一年输出几百个职业球员的新闻还热乎着。

恒大这条路走得笨,但至少脚印踩实了。

廖锦涛上场前,恒大足校的男足国脚纪录挂着零蛋。

女足张琳艳早几年进了国家队,男队徐彬入选大名单却枯坐板凳。

这次换人牌一举,青训账本才算真正记上第一笔。

从9岁梯队打基础,14岁尖子送西班牙分校,到19岁踢职业联赛——这条流水线跑了十三年,终于有个零件装进了国字号机器。

球迷骂归骂,看到自家青训球员真的站上国际赛场,心里总归咯噔一下。

这30分钟背后堆着扎眼的数字:恒大足校累计输送过825名各级国字号球员,男足成年国家队位置却长期空缺。

青训和顶级赛场之间那道坎,原来真这么难迈。

廖锦涛登上名单时还带着中甲球队的标签,国家队大门没因联赛级别对他关闭。

这种选择至少证明,球员价值未必非得靠中超金元标签来背书。

窗户纸既然捅开,风就该吹进来了。

当打之年的廖锦涛、刚进U22的霍深坪和艾菲尔丁、之前无限接近国足的徐彬……恒大足校的球员名单正往国字号更衣室里渗透。

只可惜原本能让他们大展拳脚的广州队已经解散。

这支培养皿碎了,好在种子没烂在地里。

中国足球最缺的不是批评声,是能落地的希望。

东亚杯第三名改变不了积弱现实,但恒大足校球员披上国家队战袍的这一刻,把“青训有用”四个字从口号拽进了现实。

下一个十年,就看这拨人能不能接住前辈递过来的火把了。

青训熬了13年才出头。

中甲球员照样能进国足。

广州队散了球员还在闪光。

下一个是谁?

avatar

stone669 管理员

发布了:2311篇内容
查阅文章

QQ交谈

在线咨询:QQ交谈

工作时间:每天9:00 - 18:00
若无特殊,节假日休息

电话联系

400-800-000

工作时间:每天9:00 - 18:00
若无特殊,节假日休息

我的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