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足球的故事|关于支云,总能记住那些共情时刻

关于支云,总能记住那些共情时刻
□ 天野轩
朋友闲聊,说“苏超”很火,关心支云的人好像变少了。
我说不会。因为,在很多人心里,对支云的情感,早已浸透在血脉中,让人总能记起那些共情时刻。
(一)
我2018年第一次现场看球,作为资深球迷,算是非常晚的。当年很多人开车去南京看舜天看苏宁的时候,我顶多在电视机前看看直播。
是支云的出现,让我第一次走进了球场。
作为一支已经深耕足坛十年的球队,支云球迷社群庞大,随着关注的增加,也会听到不同的声音。对近两年的成绩,一些新晋球迷往往会流露出失望。
“去了几场都是输,有什么好看的。”
“再也不去看了,没有意思。”
我特别能理解这种失落,因为他们心中,关于支云的美好记忆还是偏少了一些。没有见证过冲甲冲超,没有经历过一步一步走来的历程,自然对一时的低谷怅然若失。
历史学科的重要性在这里可见一斑。
眼下,“苏超”赛事爆火,最可贵的原因是群众的广泛参与,是赛事独具的烟火气和球员球迷心中的城市荣誉感。
回头想想,爱上支云,又何尝不是因为同样的原因呢?
中乙时期,第一次看完支云的比赛后,把球员名单拿在手中,竟找不到一个有些名气的名字。这样寻常的配置,在职业联赛中打拼,能踢出什么名堂来呢。
然而,支云一路披荆斩棘,顽强地挺进了中超。进入中超以后,支云人员配置依然相对一般,保持着一贯的平民球队特质。需要承认的是,中超的两年,球队很拼也很挣扎。因为实力所限,如大家所见,经历了很多失败。
但庆幸的是,球队还在,精神还在,斗志还在,并没有陷入“降级就解散”的魔咒。
这份韧性证明,支云还是我们熟悉的那个支云。
(二)
一支平民球队来到这个世间,首先需要承载两项使命。一是生存,二是发展。
近两年看支云的比赛,常会想起某位作家的自嘲:在追求卓越的道路上我已竭尽全力,不过勉强温饱生存。
这是普通人的局促,也是小球队的痛点。
这足以让我们共情。
我们很多人的人生不都是如此吗?没有显赫的家世,没有惊人的外貌,没有过人的智慧,只有默默的努力。
面对球场上强大的对手,那些力不从心的时刻,并非战略性目标调整,实则倾尽所有后的无可奈何。
就像“苏超”赛场的常州队,拿出了压箱底的功夫,还是只能接受失败。唯一可贵的,是这份明知斗不过还要全力冲锋的勇气。
这样的球队,活得足够真实,也足够让人尊敬。
真实的还有灵光乍现的精彩时刻。
前几日支云雨中苦战辽宁,当年轻的乌卡收获赛季首个进球时,整支球队都忘情地拥抱在一起为他庆祝。哪怕这个赛季他曾有过很多糟糕表现,哪怕是雨战才让他赢得的机会,但他这一瞬间的发光表现,就值得祝贺。
当然,比赛也是残酷的,既然选择了走进球场,还是会面对很多遗憾。还说雨中战辽宁这场,上半场两球在手的大好形势下,最终还是被对手遗憾逼平。
从结果看,能逼平强大的榜首球队已属不易。但球迷们多想在如皋奥体再次唱响《蓝莲花》,在歌声中、灯光中尽情地宣泄自己的情绪啊,那样的时刻多么美好。
因为理解支云不易,在看台上,我常会热泪盈眶。
闲聊时将这一细节说与张老师听,她的反应却几乎是在嘲笑。幼稚,输赢和你有半毛钱关系。
张老师不喜足球,不理解我的热爱,以及由这份热爱衍生出来的共情。怪不得她。
(三)
细细思忖,若从内在特质去看,支云的建队理念和“苏超”的办赛理念是如此相似。
在这里,足球运动不是金元堆砌的娇贵盆景,不是可望不可及的精英运动,而是如邻家少年般可感可及可爱。他们都根植于城市的沃土,贴近普通群众的生活,带着强烈的归宿感与荣誉感,为城市而战,为球迷而战,也为自己而战。
这样的球队,很难让人不喜欢。
不过,球迷喜欢一支球队也是有风险的。因为,世间万物发展的规律就是如此,有高潮就有低谷,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当一时发展不利,球队也许提供不了你想要的情绪价值。
最艰难的是那些至暗时刻的陪伴。
除了战绩会给你情绪上的波动,外界的评价还会给你无端的刺激。
虽然说过“赢一起狂,输一起扛”,但如果心中没有对这支球队更深刻的理解,没有更多的共情,很可能会无法忍受一时的落寞,最终心态崩溃扭头离开。
这是所有真挚的情感,在发展过程中必将面临的考验。
若从专业层面来看,影响一支球队生存发展的因素有很多,球迷基础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项。
经历了时间的沉淀,有人离开,也有人加入,理解和共情这支球队的人会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一起,最终汇聚成看台上汹涌澎湃的蓝色海洋。
我手机相册里,保存着一张照片。那是去年支云的某场比赛,傍晚时分开球,西天的霞光将球场上方天空的云彩渲染得如同油画般绚烂,天空之下是看台上满满当当的蓝色球衣,球员们如同挺拔的白杨在球场上站定,北看台上是巨幅的tifo:lets go nantong。
这样的画面,让人终身难忘。
让我们共同祝愿,这个周末中甲、“苏超”赛场上,支云队、南通队都能全取三分。让我们一起摇旗呐喊,擂鼓助威,燃烧激情,更多的美好时刻将铭刻进我们的记忆,有关足球的故事也将得以更好地延续。
当然,那也是属于我们球迷的故事。
“我与足球的故事”征集活动
集团旗下“卤坊传奇”独家冠名的“我与足球的故事”征集活动正在火热进行中,欢迎参加!
作者|天野轩
编辑|徐 曼
校对|臧奕冬 唐艳云 高 磊
审核|何 军 孙增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