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术板 | 首战“挨训”的王俊杰,真的在改进自己的防守了

  来源:果篮风景线

  写在前面:2025男篮亚洲杯已经拉开大幕,以全新面貌出现在亚洲赛场的中国男篮究竟会走出怎样的道路,又有哪些新老面孔会在球场上留下令球迷们难忘的身影?笔者将通过独特的视角为您解读。灵感随缘,拖更勿怪~

  在以大胜印度和约旦之后,三战全胜的中国男篮提前抢到了八强门票,也让球迷们稍稍平复了开赛以来充满疑虑的心境。开赛以来,来自NCAA旧金山大学的小将王俊杰无疑成为了中国男篮最大的话题之一——当然,这不仅包括他进攻端的优异表现,也包括主教练郭士强为首的教练组对于他的调教与使用所引发的争议。

  从首战在暂停期间“直播挨训”、第四节整节未能上场,到后两战进入首发并持续获得重用,王俊杰出场时间的转变确实颇有戏剧性。不过平心而论,除了教练组自身的考量和球迷所津津乐道的舆论声浪之外,王俊杰自己是如何面对和改进了郭指导口中的“防守执行力问题”呢?本文将通过他在两场比赛防守端表现的比对给大家一个更清晰的答案。

  首战沙特,王俊杰的防守出了哪些细节问题?

  在开启这一章节之前,笔者首先需要明确一个观点,那就是本文不会尝试以带有恶意或其他非竞技元素的视角去解读教练组对王俊杰的使用限制,毕竟此类观点很难找到事实性的证据,也不利于中国篮球当前本就不算不乐观的舆论氛围。作为年轻球员,发现和改进实际问题本就该是王俊杰当前阶段取得进步的主要手段,本文对他进行的问题分析也不会跳出这一范围。

  那么,王俊杰在首战中究竟暴露出了哪些具体的问题呢?其实就那场比赛的大部分时间而言,作为四号位的他并没有作为尖兵对位主要持球点,也没有被赋予过多的协防任务,从而可以比较专注于施展自己的进攻才华。他在这一端的问题,主要集中在第二节末和第三节体现出的两个不良习惯。

  首先是第二节末那次导致他“挨批”的三分犯规。尽管郭指导言辞中的一些假设未必靠谱,但王俊杰确实在这次防守中犯有原则性的错误。在这次退防对位拉赫曼的回合中,王俊杰在没有完全挤过掩护、已经丧失有利防守位置的情况下,没有做出合理的调整,过掩护后的第一次起跳没有起到干扰作用(下图),随后又在对方的圆柱体边缘二次向前起跳干扰,最终送给对方三次罚球。

  虽然在很多时候,面对手感火热的得分手可以用犯规去打乱他的节奏,但对于一名罚球命中率合格的外线球员来说,三分球犯规无论在效率还是得分预期上都是一种不能被广泛接受的选项。事后看来,更合理的决策是在确定拉赫曼会投射三分后,在第一次起跳时就全力去干扰投篮。

  而在中国队一度陷入困境的第三节前半段,王俊杰对于外线防守选位的抉择也出现过类似的问题。在上图这个回合,沙特队6号阿尔玛瓦尼在进攻时间仅剩5秒时接球,而对位他的王俊杰此时却似乎没有意识到他有出手的能力和必要性,只站在三秒区夹角的位置正面防守,最终被命中一个压哨三分。哪怕从对手的角度讲有运气成分,王俊杰这一次防守中的选择也是需要优化的。如果这一定程度上属于习惯,则更需要进行纠正。

  上面的两个球更多属于个人防守的经验性问题,而真正引发教练组疑虑的或许是他与队友的防守沟通。在第三节登场的6分钟时间内,王俊杰在有限的防挡拆回合中就出现过两次与队友交流不畅导致的阵型失位。

  首先是这个回合,刚上场不久的王俊杰作为沙特队掩护人的对位者,在与赵睿交流过后没有将足够的精力留给球的方向,因而没有在这次与程帅澎的协同防守中及时沟通,队友被掩护挡住后执行换防时,也没有优先封堵传球路线,所幸沙特队最后的近距离上篮没有命中。

  同样的问题出现在上一篇文章我们展示过的一个回合,这一次王俊杰在换防后作为持球人的盯防者参与防挡拆,结果在自己吃掩护后,也没有及时或提前与胡金秋产生交流(至少镜头的记录是这样),最终还是由对位有体型劣势的胡金秋被迫出来延阻,而王俊杰自己却没有换防,导致沙特中锋轻松顺下扣篮。

  作为一名团队运动员,在球场上需要完成的任务不止是发挥自己的技术特点和限制对手,也是要执行教练员的原则、让一个团队以符合其设定的方式进行运转。从揭幕战的表现来看,王俊杰在防守端的个人经验和团队执行力确实还是有瑕疵的。教练组出于这个理由限制他的上场时间,对于年轻人及时反省和改正问题有一定的好处。

  (顺便一提,郭指导和教练组在防守问题上的标准是否严苛另当别论,但横向比较来看还是比较统一的。上图中原本出任首发的赵嘉义在下半场第一次退防中没有执行好,于是直接被换下,并且当晚没有得到重新登场的机会,之后还丢掉了首发位置。相比之下,王俊杰在第三节的出场时间还算充足,也没有在暂停调整后立刻遭到惩戒。)

  当然了,单纯的惩罚并不应该是目的,重要的是年轻球员自身的修正和提高。那么在之后的两场小组赛中,王俊杰是否改掉了自己首战答卷上的“错题”呢?

  战印度/约旦,王俊杰的显著调整

  幸运的是,在之后的三天时间里,王俊杰用两场比赛中的各种小细节告诉我们,他不仅把教练的话听了进去,而且切实地落到了实际行动上。

  首先我们来看面对印度队的首节比赛。本场王俊杰首发登场,而印度的主要得分手普林斯也是一名前锋球员,两人的对位机会不少。当王俊杰第一次防守对方的三分投篮时,他明显更加注意自己的动作尺度:

  我们可以看到,王俊杰在需要关注球动向的前提下,对于防守中滑步的距离感有了更合理的掌握,在起跳前已经处于有利于干扰出手的防守位置,而最后的干扰在效果比较充分的同时,也很好地规避了侵犯圆柱体的可能。

  而在面对一些较为灵活、能够使用假动作的对手时,王俊杰也结合自身条件做出了不错的应对。在下面这个回合,在面临可能被小个子用速度和假动作制造犯规的威胁时,他的策略是避免身体接触,用小幅度的垂直跳跃罩住对手,并不急于下最终的判断。在这样的策略下,10号克里什南的几次虚晃没有得手,被迫在濒临到时的情况下甩锅:

  对于另一个先前的主要问题,即在团队防守中与队友的协调,王俊杰也在这两场比赛中展现了更好的执行力。下面的这个回合中,王俊杰面对克里什南和普林斯之间发生的掩护就很好地与廖三宁形成了沟通,没有留下任何可乘之机。最后克里什南一对一强投送出一个三不沾,中国队得以延续开局后的超长攻击波。

  而在对阵约旦的比赛中,王俊杰也在新的防守任务下真正做到了“一错不再错”。在对位约旦的归化老将塔克时,他在防挡拆中的位置感和侵略性都保持得不错,这样的防守不仅给对方施加压力,也让内线的队友可以放心争抢篮板球(最后正是这个篮板帮助他偷下快攻得手)。

  即便面对比较复杂的掩护和传导球,他与队友之间的协作也显得更加分工明确和有条理。这次与胡明轩一同完成的二防二,一定会让教练组为他喝彩:

  另外,他在本场比赛中的协防和篮板保护也比先前有了更多的亮点,在独善其身之外给了队友们进一步的帮助。

  尽管王俊杰在这两场比赛中的防守数据总体不突出,但他却获得了更长的上场时间,正负值也都是全队最高的一档。在进攻端展现才华的同时,王俊杰的防守确实更好地融入了团队,完成了自己作为四号位的分内事。比起华丽的数据单,这些同样是让教练组增强对球员信任感的必备条件。

  结语

  随着小组赛的落幕,王俊杰的出场时间和贡献都趋于稳定,球迷们对于中国男篮教练组如何使用这名海归小将的争议也逐渐平息了。这一方面可能源于教练组对王俊杰综合能力的考量,另一方面也确实要归功于这位小将在被指出一些问题后的快速调整和适应。

  当然了,“改过”后的王俊杰距离一名更高级别的防守人还是存在一定距离的。三场小组赛下来,他对于防守篮板的保护总体还是有些平庸(场均19分钟只抢2个后场篮板),在防守外线球员和得分手时也比较难以处理复杂的掩护(下图),以至于漏出空位。考虑到今晚的对手韩国队正是一支高产量的三分大队,希望他在这几天的时间里能够更好地完善这些细节。

  对于一名首次出征正式大赛的新国手而言,能够从实战中修正自己、提升自己,无疑是对于他能够在未来扛起更多责任的有力证明。20岁的王俊杰路还很长,只有把每一个脚印踩得更实更深,才能在中国队未来预计非常激烈的锋线竞争中寻找到自己的位置。(完)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avatar

stone669 管理员

发布了:2114篇内容
查阅文章

下一篇
战术板深度解析
2025-08-19

QQ交谈

在线咨询:QQ交谈

工作时间:每天9:00 - 18:00
若无特殊,节假日休息

电话联系

400-800-000

工作时间:每天9:00 - 18:00
若无特殊,节假日休息

我的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