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海港战术板设计曝光,后防现状与球员配置
上海海港 2025 赛季战术板(截至 8 月 15 日最新名单)
一、阵型骨架:4-3-3 ↔ 4-2-3-1 的“模块化”切换
穆斯卡特把阵型画成两块可插拔的拼图:
• 控球阶段 4-3-3
• 防守瞬间 4-2-3-1(双后腰落位)

二、首发 11 人战术板(最新健康名单)
门将
1 颜骏凌 —— 出击半径 16 m,出球以短传找右中卫启动第一波。
后卫线(→ 为助攻方向)
32 李帅(左)←→ 3 蒋光太 — 13 魏震 — 4 王燊超(右)→
• 李帅套边宽度 32 m,王燊超内收成“伪边腰”补 10 号位。
• 中卫魏震负责前顶,蒋光太后扫保护。
中场三角
22 茹萨(6)
10 维塔尔(8)
26 刘若钒(10 兼右边锋)
• 茹萨站“低位枢纽”,场均 14.7 次向前传递,成功率 92%。
• 维塔尔负责“二次加速”,他的活动热点是左右肋 25 m 区域。
• 刘若钒实际是“假边锋真前腰”,内收后形成 4-2-3-1 的 10 号位。
锋线
30 加布里埃尔(左内切)
9 古斯塔沃(9 号支点)
45 莱昂纳多(右自由人)
• 加布里埃尔左脚内切射门 4 球,是左路“爆破点”。
• 古斯塔沃场均 8.3 次背身做球,为维塔尔、莱昂纳多制造二次进攻。
• 莱昂纳多可下沉到右半空间与刘若钒做墙式配合。
三、战术细节三张图
1. 出球网络
颜骏凌 → 蒋光太 → 茹萨(6)→ 维塔尔(8)↗
↘
莱昂纳多
目的:三脚内把球送到最能制造纵深的球员脚下。
2. 右路“魔方”
王燊超(内收)+ 刘若钒(内收)+ 莱昂纳多(下沉)
形成 3 人 2 线错位:
• 王燊超 = 右半空间后腰
• 刘若钒 = 右肋前腰
• 莱昂纳多 = 边锋/二前锋
对手若跟防,则 32 李帅左路 1v1 出现高速公路。
3. 高位逼抢触发线
丢球后 6 秒内,锋三人+维塔尔 4 人组对球区形成菱形包围;
茹萨 & 魏震 封堵反向通道。
本季海港 6 秒反抢成功率 68%,联盟第一。
四、替补“插件”
• 5 张琳芃:80’ 后上场踢右中卫,王燊超提前打右中场,阵型变 3-5-2。
• 11 吕文君:替换加布里埃尔,左路逆足传中 6 次/90’。
• 20 杨世元:对位换刘若钒,变回纯 4-3-3,加强肋部拦截。
• 47 蒯纪闻:U21 提速器,右路与莱昂纳多“双快”反击。
五、临场切换示例(以 2-1 申花为例)
75’ 起:
• 张琳芃 ↑ 王燊超 → 中场
• 阵型 3-5-2:
蒋光太 魏震 张琳芃
李帅/王燊超 双翼
茹萨 维塔尔 双后腰
莱昂纳多 + 古斯塔沃 双前锋
目的:守住 1 球优势,同时保留边翼卫反击通道。
六、未来微调试验
• 10 号位:维塔尔 → 梅伦多(21)可切换成更传统的“前腰站死中路”。
• 三中卫:若武磊复出,穆斯卡特考虑 3-4-2-1,让武磊+莱昂纳多双影锋。
• 后腰保险:冬窗或补一名“破坏型 6 号”,替茹萨减压。
一句话总结
海港 2025 的战术板像一台可热插拔的服务器:
4-3-3 是常态,4-2-3-1/3-5-2 是随时可调的“安全模式”。
核心逻辑只有一句——用最快的三脚传球,把球送到最能跑的人脚下。